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动态

湖北日报图文:明天,我们在哪里养老?

来源:省民政厅门户网站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5-01-04 10:19:22


20.jpg  

图为:今年重阳节时,百步亭社区为老年居民送上围巾、福枕,祝老人们健康长寿

湖北日报讯 

文/图 记者杨麟 通讯员张家翔 魏丹 陈衍冠、

编者按

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最终归宿。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访民情、听民意、察民生,要求我省着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春风化雨润万物,作为全省重要民生部门,省民政厅积极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不断探索创新民政工作,救灾减灾、扶危济困、养老敬老……把党和政府的民生情怀和爱心,洒遍荆楚大地,惠及千万百姓。

今年,我省全面启动实施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截至11月底,全省城乡养老机构已达2572个,养老床位总数约27万张。全面推进农村低保“按标施保”,实现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法定量化。全省城乡低保平均保障标准分别达到404元∕人/月、2524元∕人/年。

全省初步建立了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为基础,以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专项救助为支撑的社会救助体系框架,较好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为推进“五个湖北”建设发挥了托底作用。

银发浪潮袭来,养老问题日益突出,许多老人忧心,明天,我们在哪里养老?

据统计,我省1998年就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截至2013年底,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936万,占总人口的16.05%,高于全国1.15个百分点。
936万老人如何安享晚年?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始终牵挂于心。2012年,省委书记李鸿忠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武汉市社区调研养老问题,并提出:要在继续搞好民政福利养老的同时,加大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力度,高端需求可以通过市场化途径满足,大部分还是要通过社区居家养老来解决。
两年多过去了,公立养老院改革、兴办民营养老院、大力发展居家养老、农村互助、推广医养融合养老模式,我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因地制宜,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据省民政厅介绍,截至目前,全省城乡养老机构已达2572个,养老床位总数约27万张,建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965个,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3500多个,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约29张(居全国第七、中部第二),基本实现了城乡“三无”对象自愿条件下的集中供养目标,有效缓解了社会养老服务供需矛盾。

养老不离家

昨日上午,武汉市硚口区宗关街发展社区广场上暖意融融,70岁的王大爷按下了手中的“一键通”手机绿键,3分钟后,一名太阳之家互助中心的志愿者就推着轮椅陪护他外出。

很多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既可看到子女又能享受到养老服务。据调查,全省约有95%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因此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成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和关键。

省委书记李鸿忠等省领导多次深入社区调研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并作出重要指示。2012年12月29日,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力争居家养老服务和为老服务信息系统基本覆盖全省所有城市社区,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覆盖50%以上的农村社区,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合理布局基本形成。

2014年省政府将“新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和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800个”列入为民办实事内容之一全力推进。7月,省政府下发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省将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服务优良、运行规范、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

告别养儿防老

千百年来,养儿防老一直是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

位于鄂东南的通城是劳务输出大县,空巢、留守老人多,养老需求日益递增。去年7月,年近六旬的王明龙,装修改造了麦市镇旧卫生院,建立了通城老年服务中心。目前,已有30多名农村空巢老人前来托养。

2011年起,我省在部分县市开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全省按照“村级主导、政府支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自助互助、社会参与”的原则,整合资源建设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初步形成了利用或改建村级房屋、中心户提供富余房屋兴建等多种各具特色的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新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文化娱乐、邻里纠纷、生产帮扶等问题,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三无”老人的乐园

“我的幸福生活从67岁住进福利院里那天开始了。”武汉市江汉区社会福利院“颐寿园”老年公寓,79岁的“三无”老人邓志帮笑呵呵地说。
邓老住在一间20多平方米、带有卫生间的单间,除了床柜桌椅,房间还配备空调、电视,老人不但吃住不花钱,每月还有百元零花钱。

2008年,我省实施公办城市养老机构建设计划,全省共筹集资金12亿多元,新、改、扩建公办城市社会福利机构项目83个,带动计划外项目近30个,使县级以上城市基本都拥有1所集养护、康复、娱乐等功能于一体、优先供养城市“三无”对象和中、低收入家庭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公办城市社会福利机构。

医养融合新模式

医养融合是大势所趋,老年人尤其是失能老人对医疗的需要更为强烈。走进孝感市一医院爱心护理院,护士小周正为脑梗塞的曹婆婆翻身。老人处于昏迷状态,进食靠胃管、排便靠尿管,家人只有把她送到这里来。

医养结合为许多老人提供了及时的生命保障。小周在巡房过程中,就发现一位老人鼻子大出血,及时将他送到医院治疗。

我省出台的《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特别强调,要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明确要求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支持养老机构与周边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积极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向老年护理院、老年康复医院转型;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老人护理院、老年康复医院和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医疗机构。

标签:

Copyright © 湖北养老服务信息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15021200号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
邮编:430073 电话:027-88386114  用户登录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