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老产业

基于国际角度寻找中国养老产业的痛点

来源:鸿瑞健康养老产业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4-06-25 12:02:14

    中国养老需求大,行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

    中国老龄化日益严峻,2015年老年人将达2.21亿人,2050年上升至总人口的1/3。国家也密集发布体系建设、服务标准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政策,需求增加与政策送暖使养老成为朝阳产业;但同时,中国养老机构盈利模式并不清晰,宏观愿景与微观现实明显脱节。我们认为参考发达国家历程与模式或对我国产业发展与投资逻辑有所借鉴。

 



    美国:养老地产模式成熟、配套医疗护理服务发达

    1975年起步的美国养老产业目前仍是朝阳产业。40年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居家养老、养老社区和专业护理机构为主的三大领域。居家养老采用轻资产扩张,以Home-Instead为主的加盟模式毛利率高达40%;养老地产形成地产开发商、专业运营商、REITs投资为主的产业链,强调资产长期持有,入住率高。Ventas的现金回报率高达21.9%;专业护理机构提供高等级的康复护理服务,在前两种养老方式和医院中间形成重要补充,康复护理医院、特殊护理疗养院、康复护理中心毛利率分别达20%12%9%

 

    日本:服务细致、产品多元化、衍生产业发展迅速

    养老在日本是支柱性产业。1963年至今政府不断完善养老福利政策,并分7个养老护理等级,74项细分调查项目。上门照料、社区日间照料与机构养老服务互为补充,特别重视预防性护理服务。政府与企业主导开发8项高智能护理产品。日医学馆等上市公司总销售收入保持15%以上增长,养老产业为西科姆、和民等企业扩大业务与转型提供空间,大数据分析管理和金融保险产品创新开发成为重要前沿领域。

 

    痛点就是盈利点

    基于国际比较,中国现有养老产业的大规模投资以养老地产为主,会员费+月租费/服务费为主要盈利模式。我们认为目前养老产业的痛点如能有效解决,不仅能提高养老设施的入住率、增加服务黏性,还将会在细分领域出现爆发式增长:1.培养专业化的养老运营团队,提供更为细致的服务内容与措施;2.充分发挥社区日间照料服务及居家辐射功能,提供托老、上门服务;3.养老院与社区医院充分合作,解决老年人医疗问题;4.完善养老地产运营模式:投资-开发-运营相互结合;5.建立养老大数据,开发金融、服务产品;5.建立养老设施与服务的评估体系。

 

标签:

Copyright © 湖北养老服务信息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15021200号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
邮编:430073 电话:027-88386114  用户登录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