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动态

2014养老金调整消息 人社部正研究建立养老金调整机制

来源:枫网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4-02-21 19:13:48

    2014养老金调整消息:国务院决定,从2014年1月1日起,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再提高10%。这是我国连续第十年上调企退人员的养老金。

 

 

              2014养老金调整消息 人社部正研究建立养老金调整机制

 

 

    2014养老金调整消息

 

    养老金“十连涨”三问题待解

 

    国务院决定,从今年1月1日起,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再提高10%。这是我国连续第十年上调企退人员的养老金。一边是养老金“十连涨”,一边是部分省份基本养老基金入不敷出,如何使基金收支达到平衡,如何提高养老金连涨的“含金量”,如何弥合退休人员的收入差距,也是紧要问题。

 

    “含金量”有多高?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指出,近年来我国CPI涨幅比较温和,但其中的肉、蛋、米、油等生活必需品涨幅较大,而这些恰恰是退休人员消费的大头。

 

    “养老金上涨老百姓肯定叫好,但物价水平尤其是生活必需品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养老金上涨的福祉。”周天勇说。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熊晖认为,养老金调整机制要尽快建立起来。“调整机制可以选取通货膨胀率特别是与老年人密切相关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涨幅为挂钩指标,同时调整幅度还应与在职职工的工资水平挂钩。”

 

    “鸿沟”怎样弥合?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陈步雷教授指出,我国现行法定养老保险制度按照职业对企业职工、农村居民、城镇个体户、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等不同群体进行分割,过多的制度性区隔损害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与互济性。

 

    他认为,当前国家财政承担了机关和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养老保险中本应由个人缴纳的部分,这是有违公平的。此外,公务员保留了退休金的高替代率,而企业职工在降低基本养老金替代率的同时却未补上企业年金,使得两大群体的待遇差距持续扩大。建议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要纳入国家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承担同样的缴费义务、享受平等的养老保险权益。

 

    收支如何平衡?

 

    国的养老体系有三大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和企业年金。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已达2.3万亿元,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已经超过1万亿元,企业年金则超过3000亿元。现实情况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均允许投资运营,而基本养老金由于投资体制落后,只能存银行和买国债,“贬值”风险巨大。

 

    针对养老金运营制度改革,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近日撰文指出,在确保当期养老金发放和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积极稳妥推进基金的市场化、多元化投资运营,健全基金监管体制,努力消除基金贬值风险,实现保值增值,以利基金长期平衡。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认为,养老金是全国人民的养命钱,投资运营必须慎重,实现增值过程中,“安全稳健”是先决条件。

 

    2014养老金调整消息

 

    确保用人单位

 

    按照职工实际工资缴纳养老保险费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教授指出,虽然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绝对水平逐年提高,但是作为相对水平衡量指标的养老金替代率却呈下降趋势。

 

    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可以从绝对水平与相对水平来衡量:绝对水平是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人均支出金额大小;相对水平是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人均支出金额的工资替代率大小,计算方法是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人均支出与上年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比值。养老保险基金人均支出金额越大、工资替代率越高,表明待遇水平越高。

 

    褚福灵说,从2005年至今,全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工资替代率从近60%一路下挫到低于50%,虽然尚处在高于45%的合理区间,但是下降趋势明显,部分省份养老金替代率已经跌破45%的警戒线。

 

    为了控制养老金替代率逐年降低的现状,褚福灵建议应该加大财政投入和划拨国有资产收益弥补养老保险历史债务,为提高养老金替代率奠定基金基础。同时,建立与完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形成提高养老金替代率的制度基础。

 

    按照规定,职工缴费15年以后才可以按月领取养老待遇,但一些参保人员误以为缴费15年以后就不用缴了,多缴吃亏。按照养老金计发办法,每缴费1年按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与个人缴费工资的平均数计发1%的基础养老金,显然,缴费的时间短养老金水平必然低,其替代率也大大降低。

 

    2014养老金调整消息,褚福灵建议应当完善制度,严格执法,确保用人单位按照职工的实际工资水平缴纳养老保险费,确保职工真正感受到长缴费能够带来更加充分的养老待遇,控制养老金替代率下降的态势,并确保其处于合理区间。

 

标签:

Copyright © 湖北养老服务信息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15021200号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
邮编:430073 电话:027-88386114  用户登录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