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热点焦距

试行医疗诚信改革:先住院后交钱 为何无人“逃单”?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4-06-04 12:30:46

 

        从没钱不看病到先住院后付费,徐福家并非个案。2011年以来,宁夏银川市、内蒙古准格尔旗和甘肃榆中县中医院先后启动先住院后付费改革,累计有5万多人从中受益,但至今都保持着逃费、欠费零纪录。

        一项被视为道德风险极高的医改,却带来如此诚信利好,这是出人意料的偶然还是制度导航下的必然?

        制度让失信动机降低

        甘肃榆中县中医院院长马国勇本是医患失信的受害者。1999年他为一名失血过多已经休克的患者自掏腰包先垫付了抢救费用,不想这名患者治愈后扬长而去。打了半年多官司,他才将垫付的钱追讨回来。而自2012年底以来,他所在的医院推行先住院后付费改革,已有近1万人从中受益,但却一直保持逃费、欠费零纪录。

        马国勇坦言,用制度抬高失信成本,恶意逃费欠费才会变成小概率事件。

        所谓制度,是一条看不见的诚信安全链:适用人群主要限定在城乡医保参保者——患者凭医保证住院——医保证交由医院托管——失信者列入黑名单。

        在2011年率先实行先住院后付费的宁夏银川市、2012年探索这项改革的内蒙古准格尔旗,诚信制度与此大同小异。

        银川市卫生局副局长刘东鹏分析,本地城乡医保人群是基层医院最主要的就诊群体,由于基层医院报销比例较高,住院费用自付部分很少,医保证还要在医院托管,这一群体的失信动机大大降低。

        而在准格尔旗,全旗医疗、医保、民政部门信息共享,就医者一旦被列入失信黑名单,不但下次看病与先住院后付费无缘,社保、民政部门也会暂停其相关待遇直至结清住院费用。

        动摇医院“强势”地位

         为先住院后付费量身打造的刚性诚信安全链,在实际操作中越来越富有弹性。银川市在最初试点时,要求住院患者医保卡、身份证、户口本缺一不可,如今,一些医院只要求提供医保卡即可,如果随身未带,患者可在住院后48小时内交付医院托管。

         更加变通的诚信制度确有风险,但所幸有惊无险。2013年10月,榆中县马坡乡农民张耀玉凭一口地道的榆中话就在中医院办理了先住院后付费手续。可他不但没有参加医保,而且当时手头紧张,出院时打了一纸欠条,两个月不见人影。所有人都以为他肯定逃费了,但他最终回来结清了所有费用。

         类似实例在银川、准格尔旗同样存在。更重要的是,先住院后付费动摇了医院在医患关系中的“强势”地位,将医疗服务还原为“先尝后买”。

        准格尔旗卫生局局长李树林说,由于病人是先住院后付费,医院需要改进服务、提高医疗水平、尽最大努力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星级服务才能赢得星级互信。

        向上推广仍有失信风险

        编者检索发现,全国虽已有20多个省区的部分地方实行先住院后付费,但都集中于县市区的基层医院。而在这些医院,医保报销比例高,实际结算时的自付费用少,改革的道德风险自然就小。

        焦点集中于“越往上走越难推广”和“异地信息难共享”。李树林、马国勇等认为,一方面越是大医院,医保报销比例越低,自付费用越高,实行先住院后付费的道德风险很高。另一方面各地医保、医疗信息联网水平参差不齐。

        但并非无路可走。今年4月,宁夏率先在所有县市区的公立县级医院、卫生院全面推行先住院后付费,以后还会在自治区各级医院全面推行。

        宁夏为何敢于先行一步?自治区卫生厅农村卫生处副处长朱建忠说,连结各个医院的诚信安全链,织就一张诚信大网非常必要。细分欠费原因、由社会保障托底、多方减免救助,也会进一步减少医院顾虑,增强社会互信。

        “在医患矛盾多发的背景下,还需为诚信‘造氧’。医院作为‘强势’一方更需主动取信于人,提高服务质量。”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赵军说。(作者:张钦、任玮、邹俭朴、姜雪兰)

标签:

Copyright © 湖北养老服务信息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15021200号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
邮编:430073 电话:027-88386114  用户登录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