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养老金并轨最新消息:拿青春换养老 奈何双轨要并轨
来源:枫网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4-05-28 20:58:47
公务员养老金并轨最新消息显示,进入体制,还是逃离体制,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是个问题。而公务员养老金并轨最新消息表明,优厚的退休养老金可能是体制内工作最大的吸引力。
近年来,体制的最巅峰吸引力似已然减弱。2014年公务员报考人数比去年下降了36万,从公务员或其他体制内单位出走下海的现象在绝迹了近20年后悄然再现。不过,最近一篇热门报道《大庆油田子弟求职记》,又提醒着我们,“体制内”这三个字,对中国人来说仍然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抛去传闻中的那些灰色的优厚福利,体制内最大的诱惑,恐怕还是要数退休后稳定丰厚的报酬。
如今,以事业单位为始,对养老金双轨制的改革陆续启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去还是留的矛盾越发突出。
公务员养老金并轨最新消息表明,优厚的退休养老金可能是体制内工作最大的吸引力。
我拿青春换养老 奈何双轨要并轨
就像于波们所说的,对很多普通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来说,他们忍受多年低收入,长期从事缺乏激情、低效的工作,盼的就是退休后能获得由国家财政保障的安稳生活。
目前我国养老金发放的基本情况是,全国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2000万左右,人均退休金每月4000元、全年5万元,全部由国家财政承担,每年支出1万亿元左右。全国企业退休人员8000万左右,人均养老金每月2000多元、全年25000元,几乎全部由企业在职员工历年缴纳的养老缴费支付,国家财政不承担或承担很少部分。
公务员养老金并轨最新消息显示,养老金“双轨制”问题因此一直饱受诟病
公务员养老金并轨最新消息:养老金制度应该公平配置资源
尽管公务员是被贴上“既得利益者”标签的“少数派”,但他们也有许多苦水要倾诉,这些声音也必须被社会听到。一位早年毕业于某名牌大学的退休公务员,比较了自己与去企业工作的同学在几十年工作中的收入,数额远低于后者:“此一时彼一时,退休以后抱怨工资不如机关高,怎么不说在职的时候工资要比机关事业单位高出数倍,银行里存下了很多钱呢。”一位官员比较了与他同级别的国企老总的收入,也愤愤地说:“我们讲话不能只讲一半,就讲退休以后那一半。前面拿那么多钱为什么不说?其实退休以前,公务员的正厅不如企业的正科。”
养老金制度,是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一环。公正的配置,既可以维持良好的社会再生产,也能激发社会活力,对经济发展与社会风气产生正向的激励作用。资源分配是人才流向的指挥棒,公务员国考热持续多年,正是这一指挥棒起作用的结果。美国的大学生不会争相竞聘联邦政府雇员,也是这一指挥棒起作用的结果。资源配置的多寡应与这一领域的重要性、对社会的贡献值相匹配,否则可能造成人才的浪费、淤塞,这对社会是一大损失,降低了社会价值的产出与效率,对个体则经常是荒废才学,荒废青春,个人价值难以实现,一生的幸福大打折扣。
公务员养老金并轨最新消息:经济社会形势倒逼改革破局
今日中国的公务员考试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一些硕士、博士成为街道办的办事员,这正是体制原因导致资源错配的结果。这种资源错配使得“体制外”的大多数劳动者愤慨,他们认为他们没有充分享有他们创造的劳动果实。而诸多“体制内”的人也感到委屈,他们认为自己是千军万马中杀过来的是优秀分子,可并没有获得与自己的才华相匹配的待遇和发展空间,而是日复一日务虚和低效劳动中荒废才学,庸碌渡过,年龄渐增而心生悔恨。
公有理,婆亦有理。如何看待养老双轨制所带来的冲突?只有厘清这个问题,改革才有正确的方向。养老保险、医疗等体制性的区别对待,已成为今天“机关人”和“事业人”走向市场的一大障碍,统一养老保险制度,显然大大有利于体制内外人才资源的自由流动、高效配置,大大释放社会活力。
今天,深化改革、经济转型升级以及社会公正的严峻形势在倒逼机关事业单位改革的破局,倒逼养老保障并轨改革的破局。当局者有必要学习当年那些改革者的魄力与牺牲精神,突破既得利益者的藩篱,以短痛换取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与活力。(作者:罗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