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地方新闻

长春:失能人员照护险——深入人心的帮扶

来源:长春日报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6-11-11 11:06:37

记者 温斯琪

提及失能人员,与其相关的似乎只有经济负担、精神压力、长期折磨这些让人揪心的词语。然而,在长春,却存在着一个独特的、让人振奋、给人希望的关联词——“失能人员照护险”。

2015年5月1日,长春率先建立了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制度。实现了分级报销比例、医保网络结算、照护目录、照护规范、失能标准、耗材标准、远程审批等7个实质性的政策突破。自此,国内照护保险制度的空白得以填补。

2016年3月1日,将参保的85周岁以上90周岁以下未完全失能老人及90周岁以上老人全部纳入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范围,并将其写入全市2016幸福长春行动计划。自此,失能人员照护险政策惠及人群得以进一步扩大。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5家定点照护服务机构参与其中,4800名全失能、半失能人员及90周岁以上老人享受到了照护保险待遇,综合报销比例达85%。这组看似枯燥的数据却体现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失能人员照护险对惠及人群实实在在地帮扶。

参保患者的福音

家庭不再失衡,生活走回正轨,对失能家庭来说,是一种怎么的期盼?由从前不敢想到如今的坦然选择、来自床榻上老人们欣慰的笑容、发自家属们内心如释重负的话语,无一不是对失能人员照护险的肯定。

68岁的参保退休职工盖学良已患帕金森症多年,而老伴儿刘家骥又身患关节炎,行动已经很不方便。在失能人员照护险出台后,盖学良住进了怡康园。虽然每月需要5000多元的护理费,但是享受医疗照护保险之后,盖学良的照护费用能报销2700元,自己只需承担2000多元。

刘家骥说:“把老伴儿送到怡康园享受照护保险待遇,不仅支出少了,得到的照顾也更加稳定和规范,住在环境舒适整洁的照护病房,享受护理人员专业的护理服务,每天按时喝水、吃饭、洗漱、翻身、按摩,比在家里好多了。我很放心,也不必整日担心护工的问题了。以前为了不拖累女儿,所有的压力都自己扛着,这回政府替我分担了,压力一下减轻了一大半,让我们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

同样受益的还有刘大军一家。刘大军的父母一个89岁、一个87岁,今年新政实施后,两位老人均被纳入了失能人员照护险范围。在金鸿养老院,老人个人承担的养老看护费只相当于原来的十分之一,除去每人500元左右的伙食费,人均月实际护理费用只有300元。刘大军表示:“感觉像做梦一样,照护险的政策真是太给力啦。”

照护保险政策规定,长期失能人员若入住养老院,参保职工补偿比例为90%,参保居民补偿比例为80%。因病短期失能人员则根据入住的医院级别确定待遇标准,参保职工在省级医院、市级医院、区级医院、社区医院报销比例分别为75%、80%、85%、90%,参保居民则分别为65%、70%、75%、80%。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床位费、护工劳务费用、护理设备使用费、护理日用品费用等都在照护保险资金支付范围内。

着眼于公平、公正,注重制度全覆盖,职工和居民同时参保,既保障长期失能人员,又保障因病短期失能人员。2016年继续完善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制度扩大保险待遇覆盖范围,将参加城镇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的85周岁以上90周岁以下未完全失能老人,全部纳入到医疗照护保险待遇享受范围,入住定点养老照护机构的床位费给予50%补偿;将参加城镇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的90周岁以上(含90周岁)老人,全部纳入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范围,部分失能和未失能的按照现行标准的70%享受待遇。

养老机构得以发展

温馨老年服务中心是长春数一数二的养老机构。院长李哲说,目前养老院的费用是每月6600元起。由于价格偏高,让很多家庭望而却步。但自从有了照护险后,打电话或上门咨询的人明显多了起来,很多人因为负担减轻就能选择入住。目前,该院入住的人员中,失能人员的比例占到了总人数的四分之三。

照护险的出台不仅让失能人员家庭走出了深渊,也激活了社会养老机构的发展活力。稳定的资金来源在实现自身发展水平和服务质量快速提升的同时,还有效吸引了社会资本向养老护理机构转移,经过2~3年的运转,全市养老机构将实现重大转变提升和全面升级换代。

倚水佳园护理院在照护险政策实施后,入住率迅速攀升,从一部扩大到二部,现在二部已经饱和。目前入住的老人中,80%享受了照护险待遇。现在甚至出现了排队等候入住的现象。

倚水家园老年护理院负责人石雷说:“养老机构今后不能仅靠价格低而吸引人员,还会将发展重点转向提升护理服务、提升环境体验,力争做出口碑。”

服务水平得以提升

“大爷,我们该翻身啦。”每天,护工小张都会如约来到刘大爷身边,这是刘大爷当日的第三次翻身。小张说:“现在我们每天都要按照要求护理,可严格啦。”

在护理院墙上粘贴的“参保失能人员提供的医疗照护项目、流程、要点及标准”的栏板上,记者看到,流程标准的制定可谓细致入微,囊括了每日一次的头面部清洁、口腔护理和日间每两小时进行一次的鼻饲、翻身等一系列规定。

照护保险启动后,全市35家定点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全部按照统一标准制作了“照护保险专区”“照护病房”“照护床头卡”及“长春照护胸牌”等标识,明确了应为参保失能人员提供的医疗照护项目、流程、要点及标准,实现了护理方式从粗浅向精细、专业的转变,促进了护理队伍专业服务水平的提升。

倚水家园老年护理院负责人石雷说:“这些规定和要求,倒逼定点养老机构提升服务质量、规范经营,起到了促进服务能力提升、群众受益、行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作用。”

目前,我市拥有专业护理人员4000多人,照护保险制度实施后,按照1:3的失能人员照护比例,全市需要约3万名专业照护人员,照护队伍岗位缺口2万多人。照护保险将促进护理专业在我市将形成产业化发展模式,成为扩大就业的一条重要渠道。

让失能人员家庭不再深陷失衡的泥沼,是失能人员照护险出台的目的,更是市医保部门努力的方向。下一步,市医保部门将继续加大改革力度,不断规范制度标准和流程,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的照护机构准入标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强化对定点照护机构的监督管理,保证照护保险基金安全运行。

★ 2015年5月1日,长春率先建立了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制度。实现了分级报销比例、医保网络结算、照护目录、照护规范、失能标准、耗材标准、远程审批等7个实质性的政策突破。自此,国内照护保险制度的空白得以填补。

★2016年3月1日,将参保的85周岁以上90周岁以下未完全失能老人及90周岁以上老人全部纳入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范围,并将其写入全市2016幸福长春行动计划。自此,失能人员照护险政策惠及人群得以进一步扩大。

★照护保险政策规定,长期失能人员若入住养老院,参保职工补偿比例为90%,参保居民补偿比例为80%。因病短期失能人员则根据入住的医院级别确定待遇标准,参保职工在省级医院、市级医院、区级医院、社区医院报销比例分别为75%、80%、85%、90%,参保居民则分别为65%、70%、75%、80%。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床位费、护工劳务费用、护理设备使用费、护理日用品费用等都在照护保险资金支付范围内。

★目前,我市拥有专业护理人员4000多人,照护保险制度实施后,按照1:3的失能人员照护比例,全市需要约3万名专业照护人员,照护队伍岗位缺口2万多人。照护保险将促进护理专业在我市将形成产业化发展模式,成为扩大就业的一条重要渠道。

定点照护服务机构怡康园举办活动,让老人们快乐度过每一天。 照片由市医保局胡丹提供

社区医院为失能老人免费体检。贾春文 摄

Copyright © 湖北养老服务信息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15021200号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
邮编:430073 电话:027-88386114  用户登录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