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去冬暖夏凉地养老
来源:湖北日报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6-04-05 08:42:50
候鸟养老,是指老年人像鸟儿一样随着气候变换,选择不同的地方旅游养老。夏季去凉爽之地,冬季去温暖之处。
湖北候鸟养老产业,正悄然兴起。
需求扩大利川等地探路尝鲜
在湖北,利川苏马荡度假区、神农架木鱼镇等地避暑胜地,候鸟养老产业已崭露头角。
省旅游委工作人员介绍,2012年,高铁开通后,候鸟养老在利川兴起,吸引不少来自武汉的老人去避暑,甚至还有邻近的四川、重庆等地的老人。
这些候鸟老人,有的住在民房改造的民宿里,一个月包吃包住2000元左右;有的则干脆在当地购置小户型房产。
在英山、蕲春、随州等地,也出现了不同形态的养老旅游。
英山的神峰山庄主打养生与绿色食品,深受中老年人喜欢。眼下,他们又新推出一系列“红色旅游”产品,如探访革命旧址等。“绿色+红色”,让神峰山庄变成了老年人的旅游养老基地,300个床位供不应求。今年,该山庄将把床位扩建至600个,可同时接待就餐2300人。
在十堰,武当山景区将与医院合作,打造以医疗保健为主的康养旅游基地;在宜昌,三峡人家景区也正在建设“观光+养生”的旅游基地。这些有望成为升级版候鸟养老基地。
市场倒逼养老产业开启供给侧改革
利川候鸟养老的兴旺,带动了民宿的发展,也促进了政府对于该产业的重视与支持。
据了解,2015年,利川市出台《民宿建设标准》、《“十村百企万户”乡村民宿旅游暂行扶持办法》等文件,拿出真金白银补贴民宿建设,最高可获近5万元补贴。“候鸟养老住宿主要在民宿,最大的问题是厕所。今年,政府会继续投入资金改造民宿,厕所问题在逐步解决,相信利川的候鸟养老会越来越好。”唐良坤说。
湖北省老龄办副巡视员王建楷介绍,为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今年我省成立了老龄产业协会。该协会将关注养老地产、养老旅游、理财、保险等8个相关产业,目前有80多家会员单位。同时,协会还筹措了10亿元资金,促养老服务业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