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是这样养老的
来源:在日最新资讯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6-03-28 08:07:19
在日本,养老并不是靠子女,而是依靠整个社会的保障和支撑。地方政府、所居住的社区、以及周边的居民,都是养老互助环节中的一环。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日本是怎样养老的。
介护,翻译成中文就是“看护、护理”的意思。年老行动不便之后,就需要有人来照顾饮食起居,这一类服务就叫作“介护服务”。
在我们国内有“养老保险”,但这只是对退休后的基本生活给予的经济保障,所以“养老金”常被视作“退休工资”,而对真正意义上的老有所“养”尚没有针对性的支持。在日本,则有一种特殊的养老保险——“介护保险”,专门为老年人在需要他人照顾的时候提供保障。例如,加入介护保险后,接受介护人员的上门服务或者住进养老院,都只需承担10%的费用。
介护保险于2000年正式推出,属于基本社会险,和我们的“五险一金”一样,是预先从工资中扣除的,法律规定年满40周岁之后就要开始缴纳保费。介护保险不同于医疗保险,其保障的不是医治,而是照顾,是老了之后有人来帮助你。
首先,介护保险提供上门服务。只要提出申请并通过认定,会有介护人员定期上门提供打扫、沐浴、保健等所需的服务,并且90%的费用由保险承担。
其次,各个地区还会提供一些特殊的老年人服务。
比如,大阪市中央区给区内的老人分发了一种塑料密封瓶,瓶子里装进两张表格,一张是发生意外情况时的家庭成员联系表,另一张是急救信息卡,上面有老人的健康保险号、血型、患有的疾病和正在服用的药物等重要的急救信息。
这两张表格装进密封瓶子后,统一指定放在冰箱门上的储藏格位置,并在冰箱门外面贴上提示标志。独居老人一旦发生意外,只要还能拨打急救电话就行。急救人员上门后不需要过多询问,只要找到这个密封瓶子就可以了。
此外,一些地区的老龄健康福利部门还跟公共事业部门签约,抄表员、快递员、送报员等在日常作业时如果发现异常情况,比如报纸好多天没人取、白天也一直亮着灯等等,必须向指定部门报告,以防独居老人遭遇意外不被及时发现的情况发生。
日本养老院的设计思路,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完全是以“老人”为中心,处处表露出服务的内涵,洋溢着人文的关怀,其人性程度体现在每个细节,日本的养老设施、养老产品十分发达。
需要人照顾的情况有很多种,比如生活能部分自理但不方便买菜做饭,比如还另外需要康复服务,比如独自生活有经济上的困难,抑或者只是因为孤独等。
所以针对这些不同的情况,日本有11种不同类型的养老院,除特别养护型之外,还有康复型、疗养型、日间临时型、短期寄养型、经济型、集体住宅型、高级公寓型等等,分得非常细。并不是所有类型的养老院都被纳入介护保险,各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日本人喜欢泡澡,为此养老院的公共浴室内专门设有浴缸,其中有一个浴缸带有电动开关,提供给腿脚不便的老人使用,电动浴缸平时有半边浴缸壁不封口,就像个沙发,老人只要坐上去按动开关,侧面的浴缸壁会自动升起。类似这样的细节体现在养老院的各个角落,尽可能让老人不用依赖护理人员的照顾。
每个人都会老去。养老是一个避不开的话题。成长于改革开放后的一代人,跟上一辈在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上已经大为不同。尤其在独生子女家庭,“养儿防老”会遇到很多现实的困难。那么,今后我们该如何养老?近日,笔者参观了位于大阪市的一家养老院,接触了相关政府部门和业内的人士。日益老龄化的日本在养老方面的一些做法,或许值得我们借鉴。